案例展示
热门资讯
房地产广告词大揭秘:
尊享X环:大部分都不在X环,一定是在X环外,而且附近没有热门商圈
15分钟地铁直达XX:从最近的地铁站到XX地的地铁运行时间,不算到地铁站、等地铁和出地铁时间
森林氧吧、宜居生态、养生秘境:偏远,在新四区里也不算中心地带
告别城市喧嚣:非常偏远
千亩大盘:偏远,一卖好几年,旁边永远在盖楼
集餐饮、休闲、娱乐一体:楼下有小吃、理发店和网吧
极具投资价值:不实用或太偏,需要你对城市未来发展重心赌一把
蜂巢式建筑:一梯N户全是小户型
商业步行街、情景街区:底层是商铺
商业核心区:旁边有几栋写字楼
湖景(滨水)住宅:小区旁边挖了水池或者有条沟
水景园林:小区内挖了水池
百变户型:户型烂
全龄设计:有个房间特别小,自己想办法
购房消费提示:
地理位置陷阱不可不防
在选购房产时,购房者会极为重视楼盘周围的交通,所以房地产广告为了证明物业升值潜力或交通便利,往往会附一个房产的地理位置图。尤其是在地铁或者公交枢纽附近,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楼盘这样的广告语“交通便利,直通繁华市区,距市中心多少千米,乘车仅需X分钟”,给人的感觉是近在咫尺。然而,实际的情况是这里的车程要么少报,要么说的是在交通畅通无阻,时速达到100千米的状况下的“理论时间”。
另外,房子所在的位罝示意图往往也不按比例,随意绘制,所标示的位置有的要和实际位置差几条路。
绿化和配套设施虚假宣传
很多小区广告都号称花园,但实际绿化面积极小,根本无法称之为花园,有些绿化面积实际交付使用时并没有达到该绿化比例。
一些楼盘广告中往往罗列出许多并不具备或后几期开发尚不明确的配套设施。等到收房时才发现与当时的承诺相差很大,广告所谓的纯居住社区,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商业配套;广告所谓的绿树环绕,实际上是没有交房时刚刚栽上的几颗杨树苗;广告所谓的亲水大宅,不过是盖房取土时挖的一个小水坑等。
样板间宣传陷阱
很多楼盘广告和户型设计漂亮的模型场景,也是房地产广告中常见的部分,并且总是很诱人。当购房者拿着开发商设计的平面图时,陷阱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布置好了。被随意放大的绿化、适当加宽的楼距,缩小的家具配罝示意图,使购房者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尤其是样板间的华丽装修往往会迷惑不少购房者的心智,也只有在入住时才发现,现实和图纸是两回事!!这时纠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赠送面积让购房者情不自禁
在看房选房时,购房者经常会被“买房送露台,买房送家装”的广告语所诱惑,比如,小编就发现有的开发商向消费者许诺赠送全套厨房设备和卫生设备,但是待购房者入住后才发现所赠送的都是些残次品,而开发商此时则又赚了一笔设备商品的利润。
内部认购陷阱
内部认购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小规模、不公开地预售商品房。一般情况下,内部认购的商品房价格比普通房源的价格低,但这种销售行为实际上却没有法律效益,一旦出现问题购房者将无法受到法律保障,给购房者买房带来很大的风险。
如何加强房地产广告监管?
专家表示,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人们购房的时候只能主要看广告,具体房子情况如何要等到一两年甚至数年交房了才知道,这就给房地产违法虚假广告提供了生存土壤,也增加了购房者维权的难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房地产的虚假广告铺天盖地,带有普遍性。除了传统媒体当中的虚假广告之外,现在蔓延到了社交媒体上,甚至还有网络直播、垃圾短信、垃圾电话等。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17年总共受理投诉726840件,涉及老百姓“住”方面的投诉占比4.5%,其中房屋质量、虚假宣传等成为房产投诉中的突出问题。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副教授廖秉宜说,房地产广告涉及的交易金额较大,如果出现虚假、误导以及其他违法问题,社会危害性较一般商品或者服务更大,对此进行集中整治、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也更加迫切。
专家建议,首先要对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虚假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广告监管处处长李保成认为,要加强广告违法线索监测,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线索,加大处罚和曝光力度,保持对严重违法广告的高压态势。与此同时,各地应建立一个能够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共享的综合监测平台。
同时,要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追责。对于打擦边球、以潜台词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要严肃处理。刘俊海说,房地产广告发布在不同环节有四类责任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公司、刊发平台和广告代言人,都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遵守法律法规。
此外,专家提醒,购房者应增强对房地产广告信息的鉴别能力,购买房子要注意了解开发商的资质、地理环境和房屋质量,不要被天花乱坠的广告吹嘘所误导。
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云阳县亿联F8栋1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