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热门资讯
或许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缘故,进城工作后我一直对乡下有一种割舍不下、魂牵梦绕的情感,在喧嚣的都市中呆腻烦了,总是悄悄一个人溜到乡下老家随便转转,乡下的青砖红瓦,四方院落,阡陌小道,甚至墙上那些字迹斑驳的乡村广告,总能让我感到亲切和温暖,让我变得宁静坦然。
正应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句话,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甚至被列为“视觉污染”的乡村墙体广告,我却对它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在我看来,这些在乡间遍地开花的墙体广告虽说有些粗糙,但也不失粗犷之美,不乏上乘之作。语言精炼是乡村广告的一大特色,当然这也与过去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有关,同时也反映出农民说话办事直来直去不拐弯的性格。乡村墙体广告的广告语一语中的,言简意赅,让人一瞧就明白,而且通俗易懂,不会产生歧义,真可谓惜墨如金,达到了增一字则多,减一字则少的绝佳语言效果,以至于后来我从事新闻写作时尤其是制作标题时,眼前总是浮现出乡间墙头上那些广告语,让我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在我的记忆中,早年这些乡村墙体广告的书写工具很简单,仅仅是一把刷子和一桶石灰水而已,由于书写者对书法的造诣深浅不同,因此也就造成了审美上的差异。有的写得遒劲有力,有的歪歪扭扭,有的潦潦草草,不管怎样,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原生态的创作,不掺杂任何雕饰。
每次下乡或者回老家,我的目光始终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扫来扫去,希望发现一些构思巧妙、饱含浓郁乡土气息的广告语。渐渐地,我发现道路两旁的乡村墙体广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不仅仅是书写变得美观规范了,色彩变得五彩缤纷了,更重要的内容有了很大改变,平添了许多新的时代元素,折射出农村生活的新变化。昔日的乡间,举目望去,道路两旁铺天盖地都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的宣传标语,以及销售各种化肥、种子和农药的广告。
而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各种大家电、手机通信、轿车厂商也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农村市场。譬如,过去的销售广告中往往写明准确地址,随着通信工具的普及,广告中的固定电话号码变成了传呼机号码,后来又变成了移动电话号码;过去类似“某某村某某家卖蜂窝煤球”的广告在农村比比皆是,如今已经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送液化气的广告;过去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婚纱摄影,如今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有关此类的广告在墙体上吸引着众多农村青年的眼球;过去卖电动自行车和农用三轮车的墙体广告随处可见,后来私家小轿车走进了庄户人家的生活,“某某汽车真是好, 山沟沟里随便跑”“开上某某某, 奔向新社会”等销售各类家用轿车的广告格外惹眼,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品牌轿车,如今在乡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过去人们大多都是盖瓦房,出售水泥瓦等建筑材料的广告满墙都是,如今却难觅其踪,随着时兴建平房或者楼房,出售铝合金、塑钢门窗和壳子板和租借吊车的广告逐渐多了起来;过去农人们购买日常用品都是从游乡的货郎担儿那里买,后来村上有了代销点,再后来有了超市,如今互联网改变了农村的消费方式,也升级了农民的消费需求,网上购物成为不少农村年轻一代的首选,于是,互联网电商纷纷抢占农村市场,不断在农村展开广告刷屏大战,“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养猪种树铺马路,发财致富靠百度”“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等广告,在乡村墙体上随处可见。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闲暇之余,我喜欢在乡村行走漫步,在赞叹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被一幅幅富有时代气息的墙体广告所吸引,品读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乡村墙体广告,回味其间夹杂着的浓郁乡土气息,感受父老乡亲的生活变化,别有一番乐趣和收获。从起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刷墙,到后来的“某某创造、最好猪料”的农资信息,再到互联网上的各类讯息遍布其间,墙体广告早已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而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别样风景线。乡村墙体广告的悄然变化,是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反映出的是改革开放40年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百姓生活浓浓的“小康味”。
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云阳县亿联F8栋10楼